全省化工生产企业新一轮评级评价工作开展以来,滨州市高度重视,积极行动,严格按照省里时间进度要求,充分结合自身实际,
顺利完成了市级、省级抽查验收后,从整理规范评级评价档案、认真抓好问题整改和成果运用入手,进一步巩固成果,强化措施,确保全市化工生产企业新一轮评级评价取得实效。
一是扎实做好评级评价档案整理存档。档案规范化管理是承上启下做好工作的关键环节,对新一轮评级评价的各类报告进行科学化、规范化存储归档对总结前期工作、做好后续工作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。一方面,为全力打造档案硬件建设,使档案管理工作更科学化、现代化、规范化,按要求设置了档案室,购置了档案柜、电脑、档案盒等物品,档案室硬件功能更加完善。另一方面,对各县(市、区)353家企业、1765份新一轮评级评价报告,以及市级抽查的105家企业、525份报告,省级抽查的15家企业报告全部进行了整理归档,分别将县(市、区)和企业资料,按安评、环评、质量、节能、转型升级五项评价报告归档留存。同时,将纸质版和电子版进行统一注名、统一编号,全部做到“一企一档”,为下一步调档查阅以及成果运用打好基础。
二是切实抓好新一轮评级评价发现问题整改。坚持将问题整改和评级评价工作同步开展,对评级评价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组织企业整改,对直接影响生产安全、环境安全、污染物严重超标等重大问题,不打折扣、不搞变通坚决整改到位,对该停产企业要坚决停产整改,限期消除安全隐患,对可不停产整改的问题按照整改时限整改完成。为扎实做好问题整改工作,先后下发了《关于做好新一轮化工生产企业评级评价发现问题整改工作的通知》《关于认真做好化工生产企业问题整改情况报送工作的通知》,要求县(市、区)全面梳理除明确列入“关闭淘汰一批”外,覆盖“优”、“中”、“差”各评级档次的所有化工生产企业,对省、市、县抽查发现的问题,逐个企业、逐个问题列出《企业问题整改清单》,明确整改措施、整改时限和责任单位、责任人,确保按时限完成各项整改工作。
三是切实做好化工生产企业新一轮评级评价成果运用。滨州市始终坚持以提高化工产业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,坚持问题和目标导向,强化安全、环保、节能、质量倒逼机制,增强企业本质安全水平,推动全市化工产业转型升级、提质增效。督促指导各县(市、区)对新一轮评级评价行动进行全面梳理、总结,对每家企业进行全面、详细分析研判,列出三个一批名单,实行分类管理。全市列入“三个一批”企业总数为414家,其中,“发展壮大”一批89家,“改造升级”一批232家,“关闭淘汰”一批93家。目前,对“发展壮大”一批企业,积极调度近三年拟建项目情况,进一步完善企业信息,积极为企业搞好服务,协调帮助企业做大做强;对“改造升级”一批企业,督促指导逐个企业、逐个问题整改,加快问题整改进度;对“关闭淘汰”一批企业,详细了解实际情况,深入分析现实问题,确保依法、有序关停。